龚瞎子

龚瞎子
龚瞎子,太平天国人物,龚得者白旗黄边之捻头也。家在涡西二十五里之公吉寺,因为他是鸡宿眼,目若近视,而夜能见物,众呼为龚瞎子。龚足智多谋,长于袭击,与张乐行为密友,捻军公认为乐行之军师。提起龚瞎子,涡河两岸方园几百里,没有不知道他的。能文能武,打起仗来神出鬼没。咸丰年间,太平天国天王洪秀全封捻军盟主张老乐为沃王,封龚瞎子为并肩王,帮助老乐打江山。[1]

介绍

龚瞎子父名慰祖,母燕氏,长兄名问行(出嗣堂伯念祖人仲兄名敏行(捻军称为闯王,清史及地方志名为张闯),从堂兄弟有名广行者,有名果行者。乐行小名香儿,家在涡阳县城西北十二里之张老家。有良田五百余亩,其先世有张鸿羽者(与张宗禹同村),在明末清初,曾占独山起义(在涡阳城东北三十里),与闯、献同时,而势力差小,名声差低,故乡里犹传其轶事,而历史竟缺其姓名。乐行为人,宽厚和平,极重义气。远近争归附之。家虽富有,而好潜率穷人,贩卖私盐。异地友好,有亡命者,辄走匿其所,乐行殷勤招待,久而弥笃,官方即悬赏购捕,乐行从未缚献一人。倘遇形格势禁,难再隐匿,必厚备川资,亲送出境。仿佛西汉朱家、郭解之为人。故归附日众,声誉日高。袒臂一呼,附近州县随从者,数至巨万。既非威胁,又非利诱。其号召力量,实由平日积渐养成,非幸致也。
乐行起义于咸丰元年,殉难于同治二年。其族于宗禹(西捻领袖),失败于同治七年。任柱(东捻领袖)失败又早于宗禹一年。捻军游击之区,为安徽河南山东江苏、湖北、陕西山西、直隶(今河北省)八省。初与太平天国,一在黄河流域,一在长江流域,分道扬镖,齐驱并驾,中道稍衰,附于太平天国。待南京失陷,太平军部将赖文光转附于捻。张氏起事,较洪氏略后而失败亦较太平天国为晚。
涡河流域,酷好呼人小名,或呼人绰号。必对其人有相当敬重者,始称其名字。至单举其人名中之一字,上更配一老字者,则为特别尊敬之词,非有深仁厚义,使人心悦诚服者,不能获得此种称号于乡里。马玉昆,字景山,在清廷任至直隶提督,晋衔少保,予溢忠武。当时可谓备极尊荣,而至今呼为马三元,是但称其小名也。乐行乃清室所低为流寇者,而乡里至今呼为张老乐。即此可见舆论之一斑,即此可验人心之向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