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威明

邢威明
邢威明,男,京剧老生。原名邢君明,字豫祺。生于北京汉族,祖籍江苏无锡市。祖辈即移居北京,供职清朝内务府工匠司。祖、父两代以扎制御用大、小宫灯为生,精于扎制,长于绘画,清同,光二朝,全家人生活幸福。

人物生平

自幼痴迷谭派艺术,常随舅父至西华门内务府升平署,随“童声班”习练京剧基本功,受教于姚增禄李鑫甫等先生,凡此二年余。民国后,经友人介绍,得识陈彦衡先生,受教达七年之久,又经王君直袁寒云诸先生,专学谭派演唱技艺,常演于“首善第一楼”、“春阳友会”、“言乐社”等清音桌,后专于彩唱。时达三年有余。其父以辱没门风为由,令其于1916年入“国立北平艺术专科学校”学习绘画,受教于陈师曾先生,同班学友颜伯龙李苦禅等,并成终生挚友。邢威明此时仍半戏半画,三年后,入中国银行任职员,彼时中国银行票房乃北京最具实力,外聘教师待遇最优的大票房,学戏、排戏、演戏非常正规,先父如鱼得水,嗓音变化仅百日左右即行恢复,清秀英俊,表演潇洒,嗓音高亢明亮,遂成票房台柱,尤受王长林先生亲授《琼林宴》、《卖马当锏》等剧,常演于茶园、票房及堂会。
著名京剧艺术家邢威明先生
1922年端午,邢威明于西城庆升园茶楼演出《问桥闹府》,不料其父亦在台下看戏,父子相逢于戏楼,幸经其父默许,遂至“育化正乐会”登记,正式下海,从此走上戏曲道路,特于蓉丰照相馆《问樵闹府》剧照以示纪念。后经十余年,仍坚持学戏、演戏、搭班于北京各班社。1925年搭荀慧生班,1927年搭朱琴心班,演出谭派剧目。1935年,组班“明声社”赴山东演出,甚佳。1936年又赴东北演出,至鞍山后一炮而红,名声鹤起,东北各剧院争先聘约,迟滞至1937年全国抗战爆发,交通中断,留在东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