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积堡之战

陕甘回族起义军对抗清军的战争
清同治八年至十年(1869年至1871年),陕甘回族军在金积堡地区[a]对抗清军的一次著名战斗,也是左宗棠平定西北回民起义过程中重大的转折性战役。[1][2][3]
同治八年(公元1869年)三月,左宗棠率清军进驻乾州,八月,刘松山的北路军越过花马池进攻灵州,进犯距离金积堡三十里的吴忠堡,并对金积堡采取包围形势。马化龙联合白彦虎等部起义军在金积堡的周围建设了五百七十多个堡寨防守,十一月,左宗棠的中路军由乾州攻陷平。平回民起义军在穆生华的率领下退至金积堡。马化龙令各营起义军就地与清军议和,同治九年(公元1870年)一月,刘松山赴马五寨向投降回民“训话”被回民打死。清军突失统领,起义军乘机反攻并攻入陕西。清廷派遣部队进行围剿,进入陕西的各路起义军纷纷收回甘肃左宗棠刘锦棠刘松山侄子)接统刘松山的队伍,向金积堡猛攻,随后又调集各军包围金积堡,并溃决秦渠以淹灌金积堡,金积堡外围五百多个堡寨仅剩五个,金积堡成为孤堡。十一月,马化龙同他的儿子马耀邦交出军器,向左宗棠投降,父子均被处死。[4]

发生原因

19世纪中叶,国内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异常尖锐,各地农民起义、少数民族反清起义不断爆发。在太平天国革命和捻军起义的影响下,同治元年(1862年),西北爆发以陕西回民发起、甘肃回民跟进的回族反清事件,烽火遍及陕甘大部分地区,时间长达12年之久,又称为同治回乱。
陕西回民比较集中的地区之一(主要分布在泾水渭水流域),全省回族人口约百万。1862年5月,太平军扶王陈得才部进入陕西,在陕西清军堵御太平军的同时,华州回民首先起义,渭河西岸回民争相响应,反清的烽火迅速燃及400公里的秦川,反清回族农民起义军军队伍扩展至20余万。回族农民起义军围攻西安数月,未能攻破西安。1863年10月,清军多隆阿部采取“剿抚”两手策略,使陕西回族农民起义军遭受很大损失。一部分回族农民起义军转入甘肃东部继续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