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家巷-抖音百科
《三家巷》是由王为一执导,曾炜、王为一编剧,孙启新、叶雅谊、芮旭华、李雅军、许瑞萍等出演的剧情片。该片讲述了广州城内三家巷的几位出身于不同阶级的年轻人怀着救国救民的抱负,相约为祖国富强而献身,最终他们却分化为誓不两立的仇人,走上不同道路的故事。该片于1982年上映。 剧情简介
1923年,广州城内的三家巷住着有姻亲关系的官僚地主阶级的何家和买办资产阶级的陈家,以及工人阶级的周家。由于受“五四”运动新思潮的影响,加上当时广州革命活动的开展,三家巷的青年们各自怀着救国救民的抱负,盟誓换帖,表示永远互相提携,为祖国的富强而献身。同时,这三家的青年之间又存在着复杂的恋爱关系:陈家的大少爷陈文雄和周家的三姑娘周泉在热恋之中;周家的二儿子周榕与陈家的二小姐陈文娣则是亲热的一对;而何守仁也在追求陈 文娣,陈家的四小姐陈文婷爱上了周家的小儿子周炳,可周炳却与表妹区桃真诚相爱。周炳由于家境贫苦,又感老师思想迂腐,便停学随父打铁。他与区桃情投意合,共同向往着革命成功后的幸福生活。区桃在抗议“五卅[sà]”惨案的示威游行中被枪击中,不幸牺牲。周炳悲痛万分,一度意志消沉。在大哥周铁和表姐区苏的劝导下,他才及时醒悟,积极投入省港大罢工的行列,立志为区桃报仇。陈文婷为把周炳对区桃的痴心钟情转移到自己身上,怂恿[yǒng]、资助周炳返校读书,让他成为上等人,以便将来和他成亲。但是,周炳革命意志坚定,鼓励文婷参加革命并拒绝接受陈家的钱财,致使两人矛盾迭起。在复杂的政治斗争中,三家巷的青年们终于分化为誓不两立的仇人,他们之间的爱情和婚姻也发生了变化。结果,陈文婷离开了周炳,另嫁了“达官贵人”。在残酷的现实面前,周炳逐渐认清了陈、何两家的专制、自私和反动立场,他更坚定地参加了广州武装起义,为推翻这个旧世界而冲锋在前。 幕后花絮
编剧曾炜接到改编任务后,谢绝了一切社交活动,日以继夜地创作,五易其稿,在改编过程中还经常重游小说所描绘的三家巷风格的街道,回想20世纪20年代的情景。在小说作者欧阳山建议下,王为一、曾炜将准备拍摄上下集的电影文学剧本改为一集,由九万多字压缩到五万多字。因为王为一导演在选角时坚持演员一定要有广东人气质,所以剧组大多数演员是土生土长的广东人,而且多是新人演员,区桃的扮演者薛白甚至是开拍后才被王导选中的。为了验证自己选的演员是否够“广东味”,王导让他们化好妆后分成陈、周、何三家坐好,请原著作者欧阳山“接见”。该片的重头戏“沙基惨案”,其事件发生地点沙基大街在解放后修建了人民大街,剧组不得不在沙面西街拍摄这场戏,而该处是广州交通要道,白天车辆行人极多,剧组在拍摄时需要抓紧时间。为此,导演在开拍前一天晚上,反复为从广州各大、中学校抽集的一千多群众演员说戏,指导他们操练步伐,从深夜一直练到凌晨。到正式开拍时,剧组只用了十分钟就拍好了镜头。薛白在拍摄该片的前几年就读过《三家巷》小说并爱上了区桃这个人物,当时她暗下决心,如果有机会就会扮演区桃。没想到数年后真的如愿以偿。虽然在该片中区桃只有五十个镜装潢,但薛白认真准备,读小说,写笔记,查资料,以加深对人物的理解。扮演陈文婕的李伟萍,为了突出角色的性格,向导演建议给角色戴上眼镜,而且本来从来没有戴过眼镜的她为了塑造角色,在日常生活中都戴着眼镜。她处处以角色要求自己,平时与饰演文娣、文婷的演员也以姐妹相称,培养感情。四小姐陈文婷的扮演者叶雅谊性格文静,连同班同学的名字也叫不全,她为了表现陈文婷活泼的性格,除了写角色分析和拍片体会以外,还强迫自己改变性格,主动和大伙谈笑。扮演周炳的孙启新刚到珠影时体重是一百二十斤,导演要求周炳块头更大些,为此他天天锻炼,短短几个月就增重十一斤。孙启新不懂广州话,而导演又要求演员各自用本人熟悉的语言排戏,这导致在演对手戏时,他因为和对方语言不通造成感情交流的隔阂。为减少这种情况,他反复熟读对话,连对方的台词也记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