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杰·培根

英国哲学家、自然科学家
罗杰·培根(约1214年—约1294年,[4][5]英文名:Roger Bacon,[2]别名:罗吉尔·培根[1]),男,出生于英国萨默塞特郡伊尔彻斯特,[3]英国哲学家、自然科学家、教育改革家,炼金术士,圣芳济派修道院僧侣。[4][6][5]
约1230年,罗杰·培根进入牛津大学学习,[4]后获得了巴黎大学神学博士学位,毕业后留校任教。[3][4][2]1240年,他回到英格兰,做了圣弗朗西斯修道院的修士[3]大约在1248年,他重返牛津。1260年,罗杰·培根被圣方济各会强制要求遵从内部审查规定,即除非获得上级修士的许可,否则他不得在圣方济各会以外发表任何文字。[a][2]后来,罗杰·培根发现自己实际上在圣方济各会内部受到了软禁。但在教皇克莱门四世的要求下,他撰写了《大著作》《小著作》以及《第三著作》。1289年,罗杰·培根被允许回到牛津[2]约1294年,罗杰·培根逝世。[4]
罗杰·培根主要从事自然科学、认识论的研究。[2]他具有广博的知识,素有“奇异的博士”之称。[7]罗杰·培根提倡经验主义,主张通过实验获得知识,[5]他对数学、光学、天文、地理及语言等方面都有丰富的知识,并亲自进行了许多观察和实验,提出过不少有价值的论述和大胆的猜测,[7]被很多学者称为中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家。[8]

人物生平

约1214年,[4]罗杰·培根出生于英国萨默塞特郡伊尔彻斯特。[3]约1230年进入牛津大学学习,[4]后来又游学巴黎,于33岁时获得了巴黎大学神学博士学位。毕业后,他留校教数学、物理学和外语课。[3][4][2]1240年,罗杰·培根回到英格兰,做了圣弗朗西斯修道院的修士。[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