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式枚(1853-1916),字晦若,祖籍广西贺县,民初迁来营山,是清末官员、民初遗老。[1][2]
光绪六年中进士入翰林院。此后投身北洋,为李鸿章赏识,在北洋笔耕十余年,诸多奏牍出自其手。外交上,随李鸿章赴俄参加加冕礼,出访欧美多国,回国仕途顺遂,一路升迁。又辗转地方任职,投身学政、铁路规划;考察宪政时,力主缓行立宪、防大权旁落,引朝廷、立宪派不同反应。辛亥革命后,他悲愤难平,拒袁世凯聘任,晚年辗转多地,最终1916年客死上海。[1][2] 人物简介
于式枚,男,字晦若,祖籍广西贺县,明初迁来营山。
光绪六年(1880)于式枚中进士,以庶吉士人庶常馆,三年期满,御试,用为兵部主事。北洋大臣李鸿章慕于式枚之才,条陈调为北洋差遣。于式枚在北洋任职十余年,有关奉章文牍多出其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