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吉岭红茶

产于喜马拉雅山麓的茶
大吉岭红茶,产于印度西孟加拉省北部喜马拉雅山麓的大吉岭高原一带。当地年均温15℃左右,白天日照充足,但日夜温差大,谷地里常年弥漫云雾,是孕育此茶独特芳香的一大因素。以5-6月的二号茶品质最优,被誉为“红茶中的香槟”。大吉岭红茶拥有高昂的身价。三、四月的一号茶多为青绿色,二号茶为金黄。其汤色橙黄,气味芬芳高雅,上品尤其带有葡萄香,口感细致柔和。大吉岭红茶最适合清饮,但因为茶叶较大,需稍久焖(约5分钟)使茶叶尽舒,才能得其味。下午茶及进食口味生的盛餐后,最宜饮此茶。[1]

历史

1834年,英国东印度公司成立植茶问题研究委员会,派遣委员会秘书哥登(C.J.Gordon)到中国买得茶籽和茶苗,并访求栽茶和制茶的专家,结果聘请亚州的茶业技师为指导,传习制茶方法,带回许多茶籽栽植于大吉岭。1836年哥登带回的中国茶工,在阿萨姆勃鲁士(C.A.Bruce)的茶厂中,用中国制法试制茶样成功。1841年,苏格兰医生亚瑟·坎贝尔将从库马盎带来的中国茶树种子试种在大吉岭的住所花园中并获得成功,之后大吉岭的茶叶种植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1849年,苏格兰植物学家罗伯特·福琼受东印度公司派遣到武夷山偷购茶苗、茶籽,并雇佣了8名制茶工人,后于1850-1851年向加尔各答运去大批茶苗、茶籽,培育成新茶树1.2万株,种植于阿萨姆和大吉岭[2]

产地

大吉岭红茶是出产于印度孟加拉邦北部喜马拉雅山麓的大吉岭高原,海拔1800米以上的山区,这里被200平方公里的茶树林覆盖。当地年均温15℃左右,白天日照充足,但日夜温差大,谷地里常年弥漫云雾,是孕育此茶独特芳香的一大因素。[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