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道夫拉班

鲁道夫拉班
鲁道夫·拉班(1879—1958),匈牙利现代舞理论家、教育家,被誉为德国表现派舞蹈的创始人之一。他在舞蹈领域的两大创新包括发明了“拉班舞谱”和提出“人体动律学”,这两项成就使他成为早期现代舞的重要奠基人。[1]

主要贡献

拉班的主要贡献在于发明了“拉班舞谱”和提出了“人体动律学”。他的舞谱至今仍是全球范围内使用最广泛且最具实用性的舞谱之一。西方舞蹈界甚至将“人体动律学”与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相提并论,认为前者揭示了微观世界的运动规律。拉班将人体动作划分为十二个方向,这些方向源自一个虚构的二十面体,并赋予它们不同种类的线条和层次,最终构建了一个能够最大程度反映舞者动作的球体。通过在空间、时间、方向和力度上的变化,舞者的动作可以展现出丰富的戏剧性和表情性。此外,拉班还总结出了八种基本动作冲动,分别为砍、压、冲、扭、滑动、闪烁、点打和飘浮,这为德国现代舞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2]

在中国的影响

拉班的名字在中国主要是由戴爱莲先生和郭明达老师等老一辈舞蹈家引入的。上世纪80年代,戴爱莲先生组织了一次大规模的“拉班记谱法”培训活动,为中国培养了一批掌握这一技术的人才。拉班的舞蹈教育理念强调内外合一、身心合一,与中国传统国学中的知行一致思想有着相似之处。他认为,无论是孩子还是原始社会的人,都是通过身体的直觉来感知世界的,这种观点对于理解孩子的行为和发展至关重要。拉班的理论不仅适用于孩子,也适用于整个人类群体,因为只有保持“天真无邪”的精神状态,才能够真正地感受到生活的轻松与愉悦。通过拉班的动作教育方法,可以帮助个体发现真实的自我,实现身心和谐。[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