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泉镇-快懂百科
南泉镇成立于2006年4月,由四平镇、南泉镇合并而立,东连元石镇,南接隐丰镇,北靠师古镇、马祖镇,距什邡市区7公里,全镇幅员面积37.6平方公里。常住人口人20931 人[1](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交通便捷,境内有洛小路、什南路、什四路。成德绵高速公路(成绵高速复线)德阳第一出口在境内,成兰铁路也将在境内设客、货运站。人民渠干渠横贯我镇,四条支渠灌溉全镇,水利设施配套完整,境内全部属都江堰自流灌区,土地肥沃,气候宜人。 历史沿革
南泉镇历史文化悠久。在什邡与广汉交界的鸭子河沿岸,分布着众多汉代墓葬,在这里发现了大量的汉代画像砖,有宴饮、舞宴、车马出行等。今年,省文馆所在南泉星星 村、金桥村进行遗址考古发掘,将南泉的历史上推4000多年。发现的新石器时代遗存和器物有着重要的价值,对于研究桂园桥遗址的新石器时代文化向三星堆一期文化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研究材料。[2] 南泉,古称何家场。传说:明末清初,由于国内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的激化,历经战乱,人丁锐减,加之连年灾荒瘟疫,十室九空。康熙政权统一以后,经过多次移民垦荒,外逃丁口亦逐渐返乡定籍。当时有一姓何的,绰号何包包,在此充任大保正,并搭棚开店,后被呼为何家幺店子。由于此地土质肥沃,气候宜人,物产丰富,又系什彭(县)成(都)交通要道,加之移民垦荒人数增多。因此何大保正发动百姓修场。据民国十年版《重修什邡县志》记述:何家场县西偏北,距县城十二里。清道光十年百姓因念何大保正修场有功,在场东三百公尺处修建何家庙子,以示纪念,庙子公元一九五八年始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