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类相食

因动物生存规律而产生的行为
在大自然中是不符合付出回报比的,因为大多数动物都尽量使本身的物种的数目增多,所以一般只吃其他种类的动物,不过,动物也可能会在极度紧张或饥饿时把同类吃掉。

基本简介

有些通常是独居的动物会猎杀任何体型适合的猎物,甚至交配对象。有些雄蟑螂只能交配一次,因为在交配过程中被雌蟑螂吃掉。雄蜘蛛交配也有丧命的危险,所以大都要拼命逃走。其他有些两栖动物,如高山蝾螈,刚孵化的会把其他仍在蛋内的弟妹吃掉。在野生的小狮子中,大约有五分之一小狮子被大狮子吃掉。母狮有时会狠心地把幼狮杀死,当做食物充饥。还有不少懒惰的成年雄狮在饥肠辘辘时,也常常会吞食小狮子。一般,一只昆虫战胜另一只,也会把它的尸体吃掉。

定义

同类相食即残食同种动物的肉身或尸体的行为。多见于多胎动物和某些灵长类,在产后最初几天内嚼食仔兽。有些母畜产后为清除巢内污物而食掉死胎、胎盘和仔畜的粪便;有的如仓鼠小白鼠因产仔数过多而吞食部分仔畜,使留存者能正常生长;松鼠猴蛋白质不足而流产,并吞食其胎儿;母犬、母猫常吞吃其有病仔畜以保护其他仔畜。如果残食正常、健康而仔数不多的仔畜,可能由于母畜未成熟,没有母性经验,情绪激动和环境骚扰所致,并与(具有镇静作用的)产后孕酮水平下降有关。此外猪的咬尾、鸡的啄肛等异常行为亦属于这一范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