岑花(1496年-1555年),也叫瓦氏夫人,壮族,归顺直隶州人,土官岑璋之女,明代抗倭巾帼英雄。[1]
岑花自幼聪明好学,饱读诗书,习练武艺,精通兵法。明嘉靖六年(1527年),岑花的孙子岑芝承袭田州土官。因岑芝年纪尚幼,岑花主政代理知州事,辅政期间,克己砺志,倾心治理州政,安定了社会秩序,同时积极发展农业生产,建义学,兴教育,在各方面均有所成就。岑花经常教育部属:一不许骚扰百姓,欺压人民;二不许奸淫掳掠;三不许马踏禾田;四不许违反军令。当她率部在泊胥关驻扎时,常到民间察访,听取民间意见,如发现部属有强取居民酒肉者,即予严厉处分。因此,岑花部队所到 之处深得当地民众爱戴,[1] 明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瓦氏夫人病逝于田州土司府署,享年59岁,被追封为“淑人”,葬于州城太婆地。[1]
生平
岑花的祖父和父亲都是明朝的武将,她自幼聪明好学,饱读诗书,习练武艺,精通兵法。长大成人以后,按照壮族土官时代盛行的 “官家与官家婚”以及“婚姻不避同姓”的惯例,嫁给本州岑猛为妻,改称为“瓦氏”。因丈夫和儿子在反抗封建压迫时被官军所杀,便由年仅30岁的瓦氏夫人代理主管本州政事。在职时善理州政,建义学、兴教育,召集流民,稳定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