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优63

籼型三系杂交水稻
汕优63是中国福建省三明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培育的籼型三系杂交水稻。其亲本来源为珍汕97A和明恢63。

形态特征

汕优63,同比条件下较汕优61。株高100-110厘米,株形适中,每公顷有效穗270万穗(每亩有效穗18万穗),每穗120-130粒。汕优63茎秆粗大,分蘖力中等,株型紧凑,剑叶呈筒状,穗大粒多,平均穗粒数160多粒以上,结实率76%,亩有效穗可达16万穗,千粒重28克,米粒比其它汕优系统组合的籽粒略长,外观米质好、米饭柔软可口。汕优63抗倒、耐寒,抗病、抗逆性能力强,抗稻瘟性强,农药成本降低,但感白叶枯病。

产量表现

汕优63于2003年参加贵州省水稻区试中晚熟组,试验结果平均亩产522公斤,比对照汕优61增产3.0%达显著差异。2004年是贵州省30年来受冷害最严重的一年,汕优63又参加续试。结果,平均亩产548.5公斤,达正常年水平,比汕优61增产18.9%,居参试组合第二位;最终结实率达68%,居参试组合之首,比对照汕优61高39.1%,表现比对照极强的耐寒性。在1982-1983年参加南方杂交晚稻区域试验,平均每公顷产量分别为7236千克和6472.5千克(亩产482.4千克和431.5千克),居参试组合的第一位和第二位。1984年参加南方杂交中稻区域试验,平均每公顷产量8809.5千克(亩产587.3千克),居参试组合的第一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