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宝华

戏曲工作者
蔡宝华,京剧武生。学名家童。其父在李鸿章北洋水师当过兵,退役后留在天津
蔡宝华的祖父和父亲均出身船工,常往来于临清——天津一带。姑姑学唱河北梆子,他的学艺生涯,主要是舅父郭少安的主张。

人物生平

郭少安原习河北梆子老生,后因河北梆子不景气改京剧司鼓,成为天津京剧界的“场面头”。宝华八岁时,舅舅见他是个唱戏的“好坯子”,便请来杨富忠为他练武功,与他同时练功的还有舅舅的两个手把徒弟贺永华张春华,郭少安收这两个徒弟,目的是为了培养宝华。其后他又相继请来韩富信韩长宝尚和玉等名家给宝华及永华、春华说戏,宝华的第一出武生开蒙戏即是《武文华》。1934年至1937年,他们三人一面学习,一面在天津劝业场“天华景”舞台实习,直到1937年,三人一起正式进入天津“稽古社”科班,宝华时年12岁,入科后工武生兼红生。
关于蔡宝华少年学戏的情况,旧时的一些戏剧刊物曾有记载。如他与贺永华、张春华、徐俊华、刘武华围绕尚和玉着便装的合影“五子夺魁”,五名弟子均系“稽古社”高材生,同时又是尚和玉先生的得意门生;还有蔡宝华与纪美华、王富华(照片上误写为张春华)合演的《独虎营》剧照,蔡宝华饰黄天霸,头戴大罗帽,身着豹衣裤,抱肩亮相,双目炯有神,身段也很漂亮,看年纪约莫十三四岁。 1939年6月30日出版的《十日戏剧》杂志,对当时年仅十四岁的蔡宝华曾作了如下评论:“蔡宝华口齿清快,面目英俊,二目有神,能戏如《三义绝交》、《赵家楼》、《卖弓记》等。”一些熟悉他的老观众也曾谈起他在“稽古社”时就已蜚声剧坛,1930年代末,他便与张春华、贺永华共享稽古社“三华”之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