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口光灯鱼科

辐鳍鱼纲巨口鱼目
巨口光灯鱼科(Phosichthyidae)是辐鳍鱼纲巨口鱼目的一科,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大洋。巨口光灯鱼科的鱼类具有生物发光能力,身体两侧有光点,用来捕食浮游动物,尤其是 krill、copepods和浮游虾蛄。光鱼科的早期化石发现于捷克共和国的上渐新世Paratethyan海相地层中,表明这一科的鱼类具有悠久的历史。在东南太平洋的洪堡洋流深海拖网调查中,光灯鱼科鱼类占据了中层鱼类的85%的生物量,显示了它们在某些海域的显著地位。其中,Vinciguerria lucetia是数量最多的脊椎动物属,进一步证明了Vinciguerria属在海洋生态系统中的重要性和丰富性。

形态特征

这些鱼类体型较小,世界各海洋中广泛分布,大多数种类长不到10厘米,但Vinciguerria属的鱼类仅长约4厘米。体延长,侧扁。头圆锥形,侧扁。口裂大,显著住后延长;上下颌具齿,锄骨、腭骨及舌面上具齿或无。无须。鳃耙通常颇发达;无拟鳃,麦氏离光鱼(Woodsiameyerwaardeni)除外。具鳞,为大的薄圆鳞,易脱落。具发光器:包括头部通常1-2个、鳃条膜上通常1列、具峡部发光器、体腹侧2纵列,各发光器有一管和腔。背鳍、臀鳍及腹鳍的位置常有变异,背鳍软条10-16;臀鳍软条12-33;具脂鳍,耶光鱼属(Yarrella)除外;尾鳍叉形。鳃被架11-22。全世界计约7属20种(Nelson,2006)。

栖息环境

海洋发光鱼类,生活于大洋中层或底层,幼鱼及成鱼栖息于200-800米的深海,后期仔鱼则栖息较近于水表层处。利用发光器诱捕获物或吸引异性。肉食性,主要以动物性浮游生物为食,以及捕食部分的甲壳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