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湾凤梨-抖音百科
台湾凤梨,又称黄莱、茎莱、黄梨[1],为凤梨科、凤梨属植物[2],是台湾三大水果之一。台湾凤梨个大、汁多、味酸甜,香味浓郁,据《诸罗县志》中记载,台湾凤梨是1650年由福建传入。台湾凤梨外销历史悠久,形式多样,有罐头、鲜凤梨、冷冻凤梨、脱木凤梨、浸渍凤梨等,外销地区遍布世界各地,以香港、澳门等地以及日本、美国、加拿大等国为主[3]。 台湾凤梨主产于大甲溪下游至屏东两侧的彰化、南投、台南、高雄、屏东以及云林、嘉义、台中一带的丘陵、坡地和台东纵谷两侧坡地。主要品种为本地种和外国改良种,本地种包括无刺红皮、有刺红皮、乌皮、青叶及黄皮等品种,果实较小,普通果重0.6~1公斤,果目较深,纤维较多。外国改良种主要为夏威夷无刺种和沙捞越种,果实较大,普通果重1.3~2.5公斤,果肉脆嫩,呈淡黄色,果目浅,味甜汁多;沙捞越种果形较小,果长10~15厘米,熟果呈鲜淡黄色,甜味强,生食最宜[1]。 形态特征
台湾凤梨,又称无眼菠萝,是凤梨科、凤梨属的植物,果实可食用,为台湾三大名果之一。台湾凤梨削去皮以后,没有普通菠萝体上面的孔。含有普通菠萝同样的营养成分,但台湾凤梨的果面比较细致光滑,果型修长,口感与菠萝相比,更胜一筹。 分布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