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智量

中国现当代俄语翻译家
王智量(1928年6月-2023年1月2日),男,笔名智量,江苏省江宁县(今南京市江宁区)人,中国共产党员、民盟成员,中国著名的外文专家、翻译家、小说家。[5][1]
1928年6月,王智量出生于陕西汉中。1947年,王智量在西北师范学院附中读完了高中。同年,王智量考入北京大学法律系。1950年,王智量在北大求学时就开始诵读俄文版的《叶甫盖尼·奥涅金》。[4]1952年,王智量毕业于北京大学西语系俄语专业,曾任北京大学教师、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实习研究员。1954年,王智量被调入中国科学院文学研究所。[4]1960年,他被派到甘肃定西重灾区去支援春耕,在吃着野菜树皮去拉犁种地的时候,仍然继续《叶甫盖尼·奥涅金》的翻译工作,[4]1978年调入华东师范大学。1982年,王智量的“译作”《叶甫盖尼·奥涅金》终于得以出版。[4]1993年,王智量退休。[5]2013年,王智量出版了《智量文集》14种,分为翻译篇、创作篇、文论篇和教学篇。[6][7]2023年1月2日18点47分,著名翻译家王智量在上海去世,享年94岁。[8]
王智量认为读者在文学接受过程中具有主观能动性,他们的文化背景、审美观念和个人经历等因素会影响他们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接受。他主张通过文学的民族接受,促进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和相互理解,推动世界文学的发展。[9]
王智量的译作为翻译学科发展和文学著作传播领域做出杰出贡献,王智量作为外国文学作品翻译的先驱,其译作不仅构成了中国现代文学发展的内在推力,也为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学科的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10]

人物生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