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游神文化

起源于中原河洛、河东的文化
游神,又称“营老爷”,是潮汕地区一种非常流行且极其隆重的民间习俗活动,一般在农历正月十五前后。[1]
在潮汕,几乎每个乡村都有“营老爷”习俗。[1]村民择吉辰抬神像出庙到乡村街巷巡行,以带梢叶的青竹竿挂灯笼为前导,灯笼上书写有“合乡平安”“五谷丰登”等字样。接着是马头锣开路,后面依次是虎头牌、高灯彩旗、彩标、花灯、涂戏、潮州大锣鼓乐队,最后是安放诸神塑像的“老爷轿”。一路上边游行、边表演、边放鞭炮。[2]
潮汕各乡各里的游神赛会活动内容丰富,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活化石”。[3]

词源

潮汕人的祖先大部分来自中原的河洛和河东地区,先民在迢迢千里的迁移过程中,为对抗恶劣环境,逐步形成了冒险开拓、强悍进取的族群秉性,这体现在情感流露最为原始与自然的游神活动中。[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