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颂贤

清末浙江湖州南浔镇巨商
张颂贤(1817年—1892年),清末浙江湖州南浔镇巨商[1],以经营辑里丝出口致富。据传他的财富仅次于刘家,占四象之第二位。字竹斋,祖籍徽州休宁,清康熙年间迁居南浔(今湖州市南浔镇)。初以弹棉花为业,父张维岳始从商,在南浔华家桥附近开设糕团店,继开小酱园。张维岳有两个儿子,张颂贤为老二。张颂贤善经营,鸦片战争后,从事丝业,全力经营辑里丝出口业务,并在南浔上海开设了“张恒和丝行”,营丝不数年发家,遂成巨富,成为“南浔四象”之一。在南浔东建大住宅,宅后古东墅故址造花园,取名东园,俗名张家花园。

生平

浔溪张家园
尊德堂
张颂贤善经营,稍积资金,遂从事丝业。被誉为四象中“张家的儿子”。1842年(道光二十二年),鸦片战争失败,五口通商,上海于1843年辟为通商口岸,南浔辑里丝畅销外洋。张颂贤看准时机,在南浔丝行[dài]和上海增泰丝栈分设张恒和丝行与丝号,聘请得力丝通事,全力经营辑里丝出口业务,成为巨富,在南浔东吊桥外建大住宅,宅后原“东墅”古园废址上建“东园”,俗名张家花园。本地人以恒和丝行出名,故称张家为张恒和。分家后,张质甫迁居南西街华家弄口,购进原顾丰盛大住宅,经扩建后称南恒和,立堂名懿德;张定甫仍住老宅,扩建新厦,称东恒和,立堂名尊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