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沙海战

1988年3月14日发生的中越赤瓜礁海战
1
4
南沙海战,又称3·14海战、赤瓜礁海战,是1988年3月14日中国海军和越南海军为争夺南沙群岛岛礁而进行的一场小规模战斗。[1]
1987年3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政府间海洋学委会第14次会议决定,由中国在南沙群岛建立第74号海洋观察站。此举导致越南政府通过外交部声明要对此进行干预,由此成为南沙海战的导火索。从1988年2月1日开始,中国方面派军队前往南沙群岛执行巡逻、守礁,完成建筑联合国海洋观测站的任务。3月13日,中国海军奉命组织舰船和人员在南沙群岛的赤瓜礁岛礁进行考察。3月14日,越南不顾中国多次抗议,采取突然派兵方式,占领了南沙群岛的赤瓜礁,并派出505号登陆舰和604、605号运输船向礁上运送人员,搭建高脚屋,显示永久占领该礁的企图。当时,在海面执行巡逻任务的中国舰艇执行使命,劝其撤离。但是越军不予理睬。双方僵持中,越军开火,当场击伤中方舰上副枪炮长杨志亮。于是,战事发生。中方舰艇在遭遇攻击后被迫还击。击沉越南海军604号运输船,击伤605号运输船和重创505号登陆舰。[1][3]
南沙海战,中国海军仅以1人轻伤为代价,击沉越军船只2艘,重创1艘,俘虏包括一名中校在内越军40余人,越军伤亡约400人。战斗结束后,中国参战部队接到了中央军委的嘉奖令。[1][a][2]
南沙海战之后,永暑礁海洋观测站建站工程再无干扰,于1988年8月顺利完成。挟海战胜利余威,中国海军随后又接连收复东门、南薰、渚碧等三个岛礁,在南沙群岛总共切实控制六个岛礁,使中国海军在南沙有了立足之地。[3]

战争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