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色金属

铁、锰、铬以外所有金属的统称
有色金属(英文名non-ferrous metal),又称非铁金属,是指除黑色金属材料以外的各种金属材料。有色金属及其合金因其具有高强度、良好的导电性或导热性、耐蚀性和耐热性等特点而备受关注。相较于钢铁材料,有色金属的性能无法被替代。因此,在机械、仪表以及航海、航空航天等领域,有色金属及其合金发挥着重要的作用。[2] 在有色金属中,金为黄色,铜为赤红色,其余大多数金属都为银白色。根据物理特性、定价和资源量等因素,有色金属可以被分为五类:重金属、轻金属、贵金属、半金属和稀有金属。 [3]

发展历史

有色金属是人类最早使用的金属材料之一,其历史可以追溯到比黑色金属碳钢铸铁更早的时期。考古学资料表明,早在一万年前的西亚地区,人们就开始使用铜来制作装饰品。随着铜的生产和应用范围的扩大,人类文明从石器时代进入了青铜器时代。中国夏和商代开始使用的青铜材质就是一种含铜和锡的有色金属,它比纯铜更坚硬、更耐用。[4]
商代青铜器四羊方尊
直到17世纪末,人类才明确认识和使用了8种有色金属。尽管有色金属的用量远不如黑色金属多,但其具有的许多优良特性,如高比强度、优良的铸造性能和加工性能等,使之成为重要的结构材料。同时,有色金属也展现了许多特殊的电、磁、热性能,是现代社会生产生活中重要的功能材料。例如,纯铜的优良导电性可以制成电导线,钛合金的优良生物相容性可以制成骨植入器件等。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有色金属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是世界上重要的战略物资生产资料[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