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嵩

唐代男画家
戴嵩,生卒年未详,唐代画家。唐德宗时,戴嵩为巡官,遂师从韩滉,而韩[huàng]此时为镇守浙西。戴嵩擅绘田野农家、山川水泽,而尤以画水牛川泽著名。嵩师滉,画独于牛过滉远甚,后人谓“野性筋骨之妙”。又谓:凡嵩画牛两目凝红与滉有别。嵩笔下的水牛,既有唐代造型艺术的雍容风貌,又有其独到的灵巧刚劲。古人将戴嵩画牛与韩干画马,并称“韩马戴牛”。[1]
历代关于戴嵩画牛,有很多精彩的记载。唐朱景玄唐朝名画录》:“戴嵩赏画山泽水牛之状,穷其野性筋骨之妙,故居妙品。”明汪珂玉珊瑚网》题跋云:“牛目中有牧童影”。宋代书画家米芾在《志林》中载有一段有趣的故事:米襄阳曾借到一幅戴嵩画的牛图,急忙临摹一幅,故意留下真迹,将自己的摹本还给原主。不料瞒不住这位行家的原主,一看便说这是赝品。米芾问他何以见得,他回答:因为这头牛眼中没有牧童的影子。[1]

个人作品

画作
斗牛图》简介: (戴嵩 册页绢本 水墨 纵44厘米 横40.8厘米 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此图绘两牛相斗的场面,风趣新颖。一牛前逃,似力怯,另一牛穷追不舍,低头用牛角猛抵前牛的后腿。双牛用水墨绘出,以浓墨绘蹄、角,点眼目、棕毛,传神生动地绘出斗牛的肌肉张力、逃者喘息逃避的憨态、击者蛮不可挡的气势。牛之野性和凶顽,尽显笔端。可见画家对生活的观察细致入微,作品不拘常规、生意昂然,不愧为传世画牛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