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菊人

北平国医学院创始人
张菊人(1883-1960),原名汉卿,江苏淮安人。他与京城名医杨浩如师出同门,1910年来到北京行医。他曾在外城官医院任内科中医医官,后担任北平中医资格考试主考官。张菊人不顾高龄,在完成门诊和带徒弟等工作外,还将毕生行医经验和医案汇集起来,写出《菊人医话》一书,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他于1960年去世,享年77岁。

简介

张氏与京城名医杨浩如师出同门。1910年,从祖籍来京行医,曾在外城官医院任内科中医医官,后曾担任北平中医资格考试主考官。与萧龙友孔伯华等共同创办北平国医学院,出任董事和教授。建国后,在北京市第二门诊部任顾问。1956年,受聘于北京中医医院,任副院长,并在内科门诊应诊,后担任北京中医学会顾问。与孔伯华、杨浩如、陈企董、曹[xùn]轩、陈伯雄、赵云卿等人共同著有《八种传染病证治析疑》一书,晚年著有《菊人医话》。 民国时期,国民党政府对中医采取废医存药的压制政策,“皮之不存,毛将焉附?”若中医废除,中药何用?"当时全国中医药界同仁联合抗议,先生与北京名老中医不畏强暴,远涉千里去南京请愿,质问国民党政府。在中医界同仁共同努力下,国民党政府只得收回成命,使中医事业未遭迫害,得以生存。
为了培养中医后继人才,先生和名医萧龙友孔伯华创立了"北平国医学院",出任董事和教授。他严谨的治学精神、对中医理论的独特见解,深得学生们的敬佩,为培养后学倾注了大量心血。
新中国成立后,先生出席在北京召开的第一次全国政治协商会议。1956年受聘于北京中医医院副院长之职,并担任北京中医学会顾问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