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桂云

河北梆子戏女演员
李桂云,河北梆子戏女演员,1927年加入奎德社,主要代表作品有《拾万金》《王春娥》《柜中缘》。

人物经历

李桂云(1910—1988),著名河北梆子表演艺术大师,京梆子奠基人,戏曲教育家。原籍河北省宁晋县,自幼随父母到北京。15岁即在北京天桥几个戏园演出,她主演的《王春娥 三娘教子》倍受赞赏。有些戏迷曾一晚上追着她到三家戏园她分别看她开场、中轴、大轴这同一出戏。
李桂云16岁时被邀到大栅栏三庆园唱帽戏,被戏剧编导、秦腔坤班负责人杨韵谱发现,加入奎德社(成立于1913年)。在杨韵谱执导下演出,逐步成熟。注重向京韵大鼓名家刘宝全学习吐字发音,向电影演员胡蝶等学习生活化的表演。秦风云主演退出舞台后,1929年李桂云成为该社主演。李桂云继承了京梆子婉约派的传统剧目,还主演了《啼笑姻缘》《新茶花》等时装戏。此时共演出了百余出戏,从表现剧情、刻画人物出发,更加生活化、性格化。对有的拖沓的唱腔进行紧缩,对一些不够丰富的旋律补充加花,句幅进行延展,拓宽了疙瘩腔的旋律和使用范围。曾获得“雍容华贵如梅,唱腔多变如程”的美誉。
新中国成立后,李桂云积极参加戏改,1951年将她组建的丹声社纳入文化部戏曲改进局领导,成立“新中华秦剧工作团”。成为全国戏改的先行者之一。1952年参加全国第一届戏曲观摩演出大会,主演《捡柴》,获演员一等奖。1953年率团参加中国人民赴朝慰问团赴朝鲜演出。她主演的《柜中缘》被朝鲜人民和人民军亲切地称为"箱子里的爱人"。1957年她主演的《蝴蝶杯》被长春电影制片厂摄制成第一部河北梆子戏曲艺术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