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杨韵谱-抖音百科
杨韵谱(1882-1957),男,河北梆子旦角。艺名还阳草,生于高阳县邢果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出生:1882年,光绪八年(壬午)逝世:1957年,农历丁酉年。 从业经历
他7岁入易县祥庆和班学河北梆子,工花旦,武旦,14岁出科后搭班演出于京 津沪宁汉鲁及东北各地,在北京演出时,曾入玉成班和田际云、王月仙、元元红等名家合作。他的表演细腻逼真,动作传神,善于刻画人物,台风自然清新,很快走红。不到20岁就已享誉河北梆子剧坛,与名旦崔灵芝、丁灵芝、芙蓉草等被誉为“梆子六草”。他以戏路宽阔,技艺娴熟,受到同行尊重,多次被成班老板邀请,给同行说戏、教戏。 演戏正红的杨韵谱,时值清末民初社会变革之际,搭班做艺,深知民众疾苦和社会黑暗。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潮的影响下,一些有识之士提出改良戏曲,谓之:“戏园者,实普天之下大学堂也,优伶者,实普天下之大教师也。”向以追求进步,紧跟时代潮流的杨韵谱,积极地投入到戏曲改良的潮流中去。纵观杨韵谱一生的功绩:一是创建并主持河北梆子有史以来第一个坤戏班—奎德社;二是不遗余力地编演大量的时装戏,成就斐然。 女演员演戏,历史上并不鲜见,进入清代因封建思想的禁锢[gù]被中断了,至清同光年间,随着世风的变化,始有少量女伶复出,当时女伶从艺受歧视,什么有伤风化,男女合班不易管理,杨韵谱为完善舞台艺术,全力支持女伶演出。他立志创新,开拓菊苑。为此,1914年,他不顾顽固势力的阻挠,毅然与同仁在北京首创了河北梆子有史以来第一个 坤戏班奎德社。该社演员均为女性,无论生旦净丑全由女伶扮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