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振香

新中国第一代女性考古学家
郑振香(1929年10月-2024年3月14日),[1]女,出生于河北东光。毕业于北京大学考古专业。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新中国培养的第一代考古学家。[2][3]
1959年,郑振香进入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工作,任洛阳工作队队长。郑振香曾先后参加洛阳烧沟郑州二里冈汉河南县城等遗址的发掘。参加了洛阳王湾等遗址发掘,并组织编写了《洛阳发掘报告》。自1962年至2002年长期在安阳殷墟遗址从事考古发掘与研究工作。[2][4]由其主持发掘的妇好墓,是殷墟唯一一座保存完整的商代王室墓葬。[4]1962年,郑振香首次利用殷商时期居住和墓葬遗存之间的地层关系,奠定殷墟文化分期框架,编写了《殷墟妇好墓》《殷墟的发现与研究》《安阳小屯》等著作。[2][5]
1992年起,郑振香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18年10月,郑振香被授予殷墟考古发掘“功勋人物”纪念章和纪念证书。[2][5]2024年3月14日,郑振香因病在北京去世,享年95岁。[2]

人物生平

1929年,郑振香出生于河北省东光县,1950年毕业于河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同年考入北京大学历史系博物馆专修科,1952年,北京大学院系调整后转入历史系考古专业学习。[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