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脓肿

一种中枢神经系统化脓性感染疾病
脑脓肿(brain abscess,BA)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化脓性感染疾病,可在脑实质中形成一个包膜包裹的脓腔,[2]是由于化脓性病原体侵入脑组织,引起局限性化脓性炎症,继而形成脓肿。[5]最常见的发病部位为额叶,其次是顶叶和颞叶。[2]
1768年,法国外科医生Morand首次成功通过手术,治疗耳炎脑脓肿患者,且患者恢复良好。[6]该病致病菌中链球菌(34%)、葡萄球菌(18%)、革兰阴性杆菌(15%)居于前三位,真菌(如曲霉菌)和寄生虫(如弓形虫,特别在HIV感染病人中)也可引起该病。[1]根据发病机制可分为四种,分别为邻近部位化脓性感染、血源性脑脓肿、外伤性脑脓肿、隐源性脑脓肿。[3]传播途径有颅内直接蔓延、血源性、直接感染、隐源性脑脓肿;[5]患者以男性较多见,以儿童及年轻人多见。患者的临床表现多样,典型症状为头痛(69%)、发热(53%)和局灶性神经功能缺陷(48%),但只有20%的患者同时出现上述三个症状。[3]
脑脓肿可根据原发性感染病灶、颅内压增高、局限性神经功能损害的体征,结合CT(计算机断层扫描)、MRI(磁共振成像)检查,进行诊断。该病治疗方法有抗生素治疗、激素治疗、脱水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其中手术治疗包括穿刺抽脓、导管持续引流术、脓肿切除术,常用药物有庆大霉素、阿米卡星、多黏菌素等。[3]预防措施有增强体质、尽早治愈耳鼻慢性炎症等。[7]该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各种疗法都有程度不等的后遗症,如偏瘫、癫痫、视野缺损等。[4]

分型

脑脓肿根据发病机制可分为四种,分别为邻近部位化脓性感染、血源性脑脓肿、外伤性脑脓肿、隐源性脑脓肿。[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