蒜薹

大蒜抽薹时从中抽出的幼嫩花茎
1
4
[tái]是大蒜(Allium sativum)抽薹时从中抽出的幼嫩花茎,由薹梗和薹苞组成,实心,圆柱状,高可达60厘米[6][7],别名蒜毫、蒜苗[2]。蒜薹是中国果蔬贮藏保鲜业中贮量最大、贮藏供应期最长、效益最好的种类之一,南北各地均有栽培[4],同时还出口韩国日本马来西亚等多个国家[5]。蒜薹比较耐寒,对湿度要求较高,对低浓度的氧气和高浓度的二氧化碳有较强的忍耐力[8]
蒜薹易脱水、老化、腐烂,在常温下只能贮存20-30天,而在0℃的低温下可贮藏半年左右,其贮藏保鲜方法主要有气调贮藏和冰窖贮藏[9][8]。蒜薹品种众多,主要包括二水早、云顶早、太仓白蒜、抽薹蒜、薹蒜等[10]
蒜薹是一种营养丰富的蔬菜,含有粗蛋白、糖、维生素C、钙、磷、铁以及丰富的大蒜素[11],其食用方式多样,可煎炒、红烧、清炒等,也可腌酱做小菜[12][13]。此外,据中国药用典籍《中药大辞典》记载,蒜薹可治疗坐板疮痔疮、冻疮等疾病[14]

命名由来

中国湖北、江西一些地方将蒜薹称为蒜苗,中国《现代汉语词典》收录了蒜苗一词,书中写道“苗,一字多义,有时专指某些植物的嫩茎”,地方将蒜薹称为蒜苗是强调“嫩”,即吃蒜薹要趁嫩绿时掐断食用,否则等大蒜抽出的薹开花变老,蒜薹纤维化,就无法食用。湖北、广西等地的渔夫认为,湖北话中的蒜苗实际上可能指的是蒜[miǎo](拼音:miǎo),与苗的发音很相近,杪指的是树梢,蒜薹处于大蒜植株的顶端末梢,即蒜杪[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