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喜

西汉代顷王,刘邦的次兄
刘喜(?—公元前193年),又称刘仲沛县丰邑中阳里(今属江苏省徐州市丰县)人,汉高祖刘邦的次兄,汉宜信侯、代王、合阳侯。[1][2][3]
刘喜早年在家乡务农,颇为勤奋并置下产业。[1]刘邦建立汉朝后,他被封为宜信侯。汉高祖七年(公元前200年),刘喜被晋封为代王,管辖四郡五十三县。他与燕王卢绾共同创造了击鼓传警的办法,以防匈奴。次年,匈奴进攻代国,刘喜弃国逃回洛阳,被废为合阳侯,迁居合阳(今陕西省渭南市合阳县)。汉惠帝二年(公元前193年)夏,刘喜去世。[1][2][4]他死后被追谥为顷王,[5]史称“代顷王”。[3]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刘喜出生于沛县丰邑中阳里(今属江苏省徐州市丰县)一个农户家庭,是家中的第二子,他的三弟是汉高祖刘邦。刘喜早年在家乡以种地务农为生,因勤奋而置下产业,深得父亲刘太公赞许。[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