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尔夫·沃尔多·爱默生(Ralph Waldo Emerson,1803年5月25日-1882年4月27日),美国思想家、文学家,诗人。[1]
1803年,拉尔夫·沃尔多·爱默生出生于波士顿,[1]1821年从哈佛大学毕业后,设立了一所给年轻女 性就读的学校,之后数年担任校长,然后进了哈佛大学神学院,并于1829年以一位论派牧师的形象崭露头角。1832年以后,到欧洲各国游历,结识了浪漫主义先驱华兹华斯和柯尔律治。1835年,他和其他志趣相投的知识分子创立了“超验俱乐部”。1837年,以《美国学者》为题发表了一篇著名的演讲辞,该演讲辞被誉为美国思想文化领域的“独立宣言”。1840年7月,出版了第一本小品文《论自然》,它被认为是新英格兰超验主义的圣经。[2]他的诗歌、散文独具特色,注重思想内容而没有过分注重词藻的华丽,代表作为《论自然》《论文集》。1882年4月27日,在波士顿逝世。[3] 拉尔夫·沃尔多·爱默生是确立美国文化精神的代表人物,是新英格兰超验主义的杰出代言人,被誉为“美国文艺复兴领袖”。[4]美国前总统林肯称他为“美国的孔子”“美国文明之父”。[1]
早年经历
爱默生出身牧师家庭,拉尔夫的父亲威廉·爱默生(William Emerson)是一位牧师,一位神教牧师,一位当地的知识名流和社会领袖,不仅谱写过一本赞美诗,而且撰写过一部波士顿教会史。爱默生在即将过8岁的生日两周前父亲过世(1811年),由母亲和姑母抚养他成人。拉尔夫的母亲露丝·哈斯金斯(Ruth Haskins)是一位宗教女性,阅读和自我沉思是她每天重要的内心精神生活;她不仅自己是一位虔诚的基督信徒,而且教导儿子把宗教生活当作自我内心生命历练的重要途径。隔年他被送到了波士顿拉丁学校就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