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立第六中学

创立于1903年的公立中学
山东省立第六中学是清末“废科举、兴学堂”后,山东省早期创办的中学之一。[1]前身是1903年(清光绪二十九年)五月创办曹州官立中学堂。1905年(清光绪三十一年)创办曹州公立普通中学堂。1913年春曹州知府裁撤,上述两所中学堂合并,遂迁入府署(今菏泽一中校址),[2]称山东省立第十一中学。1914年7月改称山东省立第六中学。[3]

历史沿革

前身是1903年(清光绪二十九年)五月创办曹州官立中学堂。1905年(清光绪三十一年)创办曹州公立普通中学堂。1913年春曹州知府裁撤,上述两所中学堂合并,遂迁入府署(今菏泽一中校址),[2]称山东省立第十一中学。1914年7月改称山东省立第六中学。[3]
自1912年开始该校实行蔡元培所制订的“壬子学制”,即不分初、高中,四年一贯制。1923年教育部颁布“壬戌学制”后,学制定为六年,初、高中三、三分段。开始只有初中部,1930年增设高中部。稍后,又于重华书院旧址(今菏泽卷烟厂北部)增设女子部。
建校初期,其课程按1902年清朝《钦定学堂章程》的规定进行开设。民国后,则按教育部颁布的中学课程标准开设,有修身、国文、英文、历史、地理、数学、博物、物理、化学、法制、经济、图画、音乐、手工、体育等课程,此后课程变化较小。建校之初,该校执行了清末学部颁发的“忠君、尊孔、尚公、尚武、尚实”之教育宗旨。民国期间,又积极贯彻了教育部所公布的“注重道德、实利、尚武,以道德 为经,实利、尚武为纬”的教育方针。该校教职员由校长聘任,师资力量较为雄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