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洲獾(Taxidea taxus),又称北美獾,是产于北美洲的一种哺乳动物,与欧洲獾外观相似,但属于不同种。美洲獾主要生活在美国中西部、加拿大中部和墨西哥北部,喜欢干燥深层土壤,如开阔的大草原地区。该物种以啮齿动物、小型哺乳动物、鸟类、蛇类和昆虫等为食,善于挖洞,晚上较活跃,但白天也会出来活动。美洲獾不冬眠,冬天活动较少,只在相对温暖的天气里出外活动。 美洲獾的体长在52-87厘米之间,尾长在10-16厘米之间,体重在4-12千克之间,雄性远大于雌性。体色为灰或红色,喉部白色,脸部有黑色斑块。腿部较短,前爪长且锋利,后爪较短。夏季交配季节,美洲獾成对活动,深冬在地穴中产仔,每胎1-3仔。由于农地开发,美洲獾的数量呈下降趋势。 形态特征
美洲獾体长52-72厘米,尾长10-16厘米,体重3.2-12公斤,雄性比雌性略大,身躯肥胖,四肢短粗,体色青灰,体毛细长,面部生有白色斑纹,中间一条由鼻尖直达肩部,上颚犬齿龇出唇外,看上去狰狞可怖。耳壳、尾均短;足部宽,前足爪长而后足爪短;体侧毛被比背部和部毛被更长。背部浅灰色;吻、头及后颈呈棕褐或近黑;鼻至肩部有狭长的白色斑纹;下体淡黄或黄褐白色;四肢棕色,足部黑色。
美洲獾具有楔形的头部、扁平的躯体、粗短的颈脖、结实的肩膀、强壮的前腿以及蹼状的趾和弯曲的前爪,这些特征十分适合于挖土生活。尤其是它的两个巨大的前脚爪,宛如两把锋利的铲子,能够得心应手地挖掘出泥土,简直可以与隧道掘进机媲美。此外,美洲獾像鸟类一样,具有透明的内眼睑(瞬膜),因而,即使在挖掘松散的砂砾时,也能发现各种猎物。同时,在它的前脚爪下侧还有数个感觉器,以便在钻洞穴时感知障碍物,从而避免碰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