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由铿

朱由铿
朱由铿,江西南康县人,赣州党组织的创始人之一。1921年春,与陈赞贤等一起考入江西省立第一师范学校。1925年5月,在南昌由共青团员转为中共党员,先后任共青团南昌地委第六、第七届委员会委员。1926年7月,以国民党江西省党部驻赣州特派员身份回赣州开展革命活动。同年8月,任中共赣州支部书记。1927年1月被选为国民党江西省第三届执行委员会候补执委;4月,任中共赣州地方执行委员会书记;5月,蒋介石钱大钧部入赣州“清党”时被捕。1928年2月在赣州被国民党反动杀害。

人物生平

朱由铿(1903—1928),1903年8月出生南康东山乡坪塘村。1918年在本村东观小学毕业后,考入陈赞贤创办的东山高等小学,在校品学兼优,深受陈赞贤的思想影响,积极投身于五四爱国运动,协助陈赞贤带领同学上街游行,散发传单,检查、登记、查封仇货。1921年春考入南昌的江西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在校结识了邹努、冯任等同学,参与组织“读书会”,参加“江西改造社”和“马克思学术研究会”,接受马克思主义的启蒙教育。1922年春,参加孙中山领导的北伐军;同年夏,因病回到家乡,后参加方“反对学校腐败教育”、“反对开除学生”、“反对扣学生伙食费”等斗争,成为当时学生中出名的人物。在校读书期间,加入了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4年任团南昌地委学生部负责人。1925年“五[]”惨案后,他和曾弘毅由团南昌地委派来赣州发动声援“五卅”运动,并以“江西沪案交涉后援会”的名义,在赣南进行反帝爱国宣传,深入城乡作了20多天的演讲,通过赣州学联发动赣州各界成立了“英日惨杀上海同胞案赣南各界后援会”,举行了有近万人参加的群众集会和示威游行,发表了《对惨案宣言》和《沪案交涉办法》,组织查禁仇货和募捐活动。还在赣州各中等学校进行考察,发展了一批团员,建立了第一个团组织。先后当选为团南昌地委第六届委员会和第七届委员会委员。1926年5月,朱由铿由共青团员转为共产党员。
陈赞贤(前左二)与朱由铿(前左一)
1926年5月,中共江西地委为配合国民革命军进军江西,委派朱由铿、曾天宇赣州发展党团组织,做好迎接北伐军的准备工作,不久因事泄,被赣州军阀当局通缉,曾天宇被捕,朱由铿暂避于广东南雄,与正在南雄的陈赞贤会合,他们商定重返赣州创建党组织,秘密开展工农运动。同年8月,他和陈赞贤创建了中共赣州支部,任支部书记。9月7日,他在赣州东外天竺山主持召开了军民联欢大会,欢迎国民革命军第十四军进驻赣州,领导发动群众筹款筹物,组织义务挑夫队,帮助革命军运输粮草弹药,掀起了支援北伐战争的热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