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真古寺

陕西西安解放路南段东侧的寺庙
清真古寺位于陕西西安解放路南段东侧,木构牌楼临街矗立,门额正书“清真古寺”,为清顺治年间太原知府王觉民的手迹。清真寺始建年代不详,但建筑风格显示其可能建于元末明初。[2][3]该寺占地15000平方米,地面建筑约三四千平方米,加上新扩建的寺前新月广场和其它服务、自养设施,古寺新辉,无论在占地面积、建筑规模还是历史年代、艺术价值等方面,在华北地区都堪称首屈一指。[4][5][6]

古寺简介

清真古寺,原名“清修寺”。碑文记载始建于唐贞元年间(785年-805年),现存为元末明初建筑。寺坐西向东,三重院建筑,原有面积5000余平方米。有牌楼、大殿(礼拜殿)、讲堂(讲经堂)、水房(沐浴室)、省心楼等,以礼拜大殿为其主体建筑,布局紧凑严整。[4]2013年3月,清真古寺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

结构布局

清真古寺布局以中线对称,主要建筑于中心线上左右对称,前为寺门,中为勾连搭式礼拜殿,殿顶由两座硬山和一座卷棚顶勾连搭而成。单体面积461平方米,高大宽敞,可容纳500余人作礼拜。殿前有廊,饰垂莲柱吊楣,上有额,殿内为阿拉伯式木构建筑风格,外不见木,内不见砖。圆柱、拱门,后壁以《古兰经》经文用沥粉贴金式木雕装饰。殿门饰垂莲柱吊楣,门上悬挂“开天古教”匾额。整座大殿建筑成一整体而又富于变化,这种勾连搭结构,自明代以后便普遍使用于内地回族清真寺较大的礼拜殿,成为中国内地回族清真寺的一种典型形式。它将两个坡顶平接,其间形成排水天沟,将雨水排向天沟两端。这种建筑结构,使清真寺大殿在平面布置上富有极大的灵活性。这种勾连搭式的大屋顶,是几百年来中国穆斯林工匠大师的精心杰作,在中国古建筑史上占有一重要地位。[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