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子化

幼年人口逐渐减少的现象
少子化,一词源自于日语(しょうしか),是指生育率下降,造成幼年人口逐渐减少的现象。[1]
少子化代表着未来人口可能逐渐变少,对于社会结构、经济发展等各方面都会产生重大影响。如果新一代增加的速度远低于上一代自然死亡的速度,更会造成人口不足。[4]日本作为第一个迎接“少子化”的东亚国家,从1992年以来即推出诸多应对“低生育率”的措施,韩国的相应政策于2003年启动,中国的生育政策放宽则始于2011年。[5]

词语来源

“少子化”原为日制汉语,由于日本是世界上经济发展快速的国家之一,国家开发程度较高,社会转型进入工商业的现象不仅明显而广泛,已婚家庭与生育面对紧张的工作环境时,常错过生育的机会,并减退育儿的动机,也因此较早面临少子化的问题,相关研究亦较为深广,故后来逐渐遇到相同问题的中国大陆、台湾等汉字通行区,便直接引入此外来语作为指称。[3]
少子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