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泰

西晋文献王
司马泰(?-299年),字子舒,晋朝皇家宗室,受封高密文献王。[1]
司马泰在曹魏时期被封为阳亭侯,补任阳翟县令,后升迁扶风太守。公元265年。晋武帝司马炎受禅称帝,司马泰被封为陇西王,邑三千二百户,任游击将军。随后出任兖州刺史,加鹰扬将军。升为使持节、都督宁、益二州诸军事、安西将军,领益州刺史,因病没有赴任。后来司马泰转任安北将军,代替哥哥司马权邺城守事,升为安西将军、都督关中事。太康初(280年),司马泰担任散骑常侍前将军,领任邺城门校尉,因病辞职。后来又代替下邳王司马晁任尚书左仆射。出任镇西将军、领护西戎校尉、假节,代扶风王司马骏都督关中军事,因病返回京城。永熙年初,司马泰代替石鉴担任司空,又领太子太保。等到扬骏被杀以后,司马泰统帅杨骏的部队,加官侍中。楚王司马玮被杀以后,司马泰任录尚书事、升为太尉,守尚书令,改封为高密王, 邑一万户。元康九年(299年),司马泰去世,追赠太傅。[1]

人物生平

初封陇西

司马泰在魏国时封阳亭侯,历任阳翟县令、扶风太守泰始元年(265年),司马泰的堂侄晋武帝司马炎受禅登基,建立西晋政权,封司马泰为陇西王,食邑三千二百户,官拜游击将军。后出任兖州刺史,加封鹰扬将军。又升任使持节、都督宁益二州诸军事、安西将军,兼任益州刺史,声称有病没有赴任。后转任安北将军,代替兄长彭城穆王司马权邺城防守事宜。再升任安西将军、都督关中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