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架桥

将道路高举架设到空中的现代交通构筑设施
高架桥(英文名:Overpass或Viaduct,又称:高架道路),是为了解决城市平面道路交通干扰,提高道路通行能力,用多段连续桥梁架构出的一种高出地面的现代交通构筑设施。[2][1]
1928年,世界上第一座高架桥出现在美国新泽西州伍德布里奇。20世纪60年代前后,美国、英国和欧洲其他一些国家的城市建成为数不多的高架道路。1964年,日本为举办奥运会修建大量高架桥。[2]1972年,中国台湾出现以市中心的光华路高架桥为代表的几座跨越铁路的高架桥。[2]中国大陆第一座城市高架桥是1986年建成的广州环市路东西走向的小北、大北高架路。此后,中国各大城市纷纷建设城市高架桥。[2]截至2018年,中国高架桥的总长度超过30万千米。[3]
高架桥的设计原则是安全、功能、经济、美观。[4]广义的高架桥包括高架快速路、立交桥、跨线桥和供有轨机动车行驶的高架轨道,甚至包括人行桥、管道高架水槽等设施。狭义的高架桥则指专供汽车通行的高架道路、高架路桥。[2]按建筑材料,高架桥可分为钢筋混凝土桥和钢桥;依据受力构件,分为拱桥梁桥和刚性框架桥。[4]

历史沿革

世界上第一座高架桥于1928年出现在美国新泽西州伍德布里奇,它是一座每昼夜平均通行6.25万辆汽车的完全互通的苜蓿叶式高架桥。20世纪60年代前后,美国、英国欧洲其他一些城市建成为数不多的高架道路。1964年,日本为举办奥运会修建大量高架桥,东京市区内50%以上的快速干道是高架。由于城市用地紧张,东京还封闭围合部分城市高架桥下空间,营造成一系列功能性很强的室内餐饮、商场等空间。[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