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昌之战

1400年发生于山东聊城的战役
东昌之战是明朝靖难之役中的一场关键战役,发生于建文二年(1400年)的山东聊城附近,由盛庸率领的朝廷军(建文帝军)与朱棣率领的燕军展开激战。此战以朝廷军的胜利告终,对燕军造成了重大打击,影响了靖难之役的后续进程。[2][5]
东昌之战源于靖难之役,是朱棣反抗建文帝削藩政策的关键战役。为挽回败局,朝廷任命盛庸为平燕将军,接替李景隆。盛庸在济南之战后收复德州,取得优势。建文二年(1400年)十二月廿五,盛庸在东昌布下火器与毒弩防线迎战燕军。战役中,朱棣虽在张玉等将领救援下逃离,但张玉战死,燕军精锐损失惨重。此役南军获胜,对燕军构成重大打击,迫使其南下时避开山东,转道徐沛。东昌之战作为靖难以来南军首场大捷,有效阻止了燕军南进步伐,巩固了山东战略要地,使局势一时平衡,南北双方进入更为激烈的相持阶段。[5][2]

历史背景

济南之战后,南军因撤换主帅取得主动优势,遂主动发动讨伐战。
建文二年(西元1400年)十月,朱棣闻报南军北上,主动南下迎击,明令征辽东,暗派徐理陈旭在直沽(今天津市中)修浮桥,以绕过青县、长卢的南军防线部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