绣线菊亚科是蔷薇科最原始的亚科,共有22属260余种,包括常绿和落叶两大类群,前者是原始类型。[1]
绣线菊亚科在东亚区有8属105种,其中有96个特有种,是该亚科植物分布最多而又最集中地区,具有在系统发育上处于各主要演化阶段的落叶类型。北美洲,从马德雷区至落基山区一带分布着11属46种,均为特有种。南美洲至今保存2个较古老的常绿属,即Quillaja和Kageneckia[2],南美洲可能是绣线菊亚科某些常绿属早期分化和发展的关键地区。中国绣线菊亚科植物有8属100种,其中有62个特有种,分别占该区属、种和特有种数的100%、82%、和65%。[1] 形态特征
灌木稀草本,单叶稀复叶,叶片全缘或有锯齿,常不具托叶,或稀具托叶;心皮1-5(-12),离生或基部合生;子房上位,具2至多数悬垂的胚珠;果实成熟时多为开裂的蓇葖果,稀蒴果。细胞染色体基数8或9。叶互生,有托叶;花两性,5基数,轮状排列,通常具 有杯形,盘形或者壶形的花筒,形成周位花;种子无胚乳。大多数传统上归类为绣线菊亚科的属植物产生具有明显小囊的花,种子成熟后形成果实,是小囊的聚合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