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峡口战役-抖音百科
西峡口战役,中国抗日战争的最后一战役。因主战场在河南省的西峡口(今西峡县)一线而得名西峡口战役。南阳市西峡县在建国之前是西峡口镇,隶属河南省内乡县。1948年,建立西峡市,1949年,设立西峡县。1945年3月开始、历时5个月的豫西鄂北会战,是八年抗战最后的大规模战役,主要战场在鄂、豫、陕三省交界,包括老河口、南阳、邓县、西峡口等地区。而西峡口战役则是豫西鄂北会战中,持续时间最长、最激烈、最关键的战役,同时,也是最后一个结束的战役。 战前形势
一、敌方形势
1944年,冈村宁次升任日本侵略军总司令官,坐阵南京,指挥日军作战。日本裕仁天皇基于太平洋战场上的美英联军,将逼近日本国的国境线上,日军国危亡旦夕;基于欧洲战场上,苏联红军连连得胜,德国法西斯军队失败在即等原因,于1945年1月,向冈村宁次下达《帝国陆海军作战计划大纲》,拟定出日军实施“东主西从”作战方针,命令冈村宁次将在中国大陆内地的日军从湘、桂、粤,撤往中国东部沿海地区和长江中下游地区,牵制英美联军登陆日本国土。在中国内地的作战方针:甲、把战备重点放在中国南部,特别是长江中下游地区。乙、作战方针:以多数小股部队,有组织地,长期进行挺进奇袭作战,巩固占领区。 冈村宁次与参谋长松井太久郎商定违背君命,不执行“东主西从”作战方针,而实行“攻西援东”作战方针,即集中皇军百万兵力进攻四川,收降蒋介石,最后征服全中国。如此最后决战中国而取胜,英美联军腹背受敌,必不战自退。冈村宁次称“攻西援东”方针,就是他实践“围魏救赵”经典战例的最佳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