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子号运载火箭

苏联研制的大型运载火箭系列
质子号运载火箭(俄语:Протон[1] 英文:Proton rocket[2])是苏联研制的大型运载火箭。[1]
1965年7月16日,代号为UR-500火箭首飞,该运载火箭被命名为质子号运载火箭。此后一直是苏联和俄罗斯发射能力最强的运载火箭。[3]1996年4月,质子号将欧洲的阿斯特拉-1F卫星发射入轨,完成了第一次商业发射。[5]2010年至2015年间,“质子”号运载火箭的事故率不断上升,动摇俄罗斯在国际航天发射市场的地位。[3]2014年12月15日,俄航天部门用“质子-M”运载火箭成功将“亚马尔-401”通信卫星送入预定轨道。[6]质子号运载火箭曾将“和平”号空间站、“曙光”国际空间站模块送入太空。[4]
质子号运载火箭分为二级型、三级型和四级型3种型号。后来,又推出改进版的新型“质子-K”号运载火箭,成为苏联时期发射地球同步卫星和几乎所有航天器的主要运载工具[4]无论是三级火箭还是四级火箭,其运载能力均可互补执行多种轨道发射任务 。此外,该火箭可利用多种整流罩来满足各种发射要求。[7]
2019年10月,俄罗斯赫鲁尼切夫机器制造公司将制造最后11枚“质子”号运载火箭,完成这批生产后,俄罗斯将开始使用新型“安加拉”运载火箭。[3]

发展沿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