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庄论》是魏晋时期阮籍所撰的一篇论述散文,是阮籍反对名教、崇尚自然的代表性作品。达庄论之“达”是对《庄子》认识之意,也有发扬光大之意。该文被视为阮籍后期思想的代表之作,《阮嗣宗集》和《全三国文》均有收录。[2][3] 魏晋时期,司马氏集团篡夺曹魏政权后,假借“名教”大肆诛杀异己,引起包括竹林名士[a]在内的玄学家们对儒家名教的抨击。在儒家名教日渐走向崩溃之际,《庄子》在士人社会中的影响日益增长,如何将老庄的人性自然、黄老的政治理念与儒家 的伦理思想有机结合在一起,成为一个无法回避的历史课题。以阮籍为代表的“竹林名士”通过发挥庄子的思想,开始了老庄与儒家关系的理论探索,《达庄论》既是此背景下的产物。文章借一位逍遥自在的“先生”与“缙绅好事之徒”的互相问答,一方面借《庄子》之论表达自己主张人生要不分是非、不分善恶,逍遥无为的思想。另一方面通过相互问答,指出儒、道之间的不同,强调儒道二者的关系是同一而不是对立的。《达庄论》认为《庄子》与儒家名教之间只是立论的角度不同,儒家讨论的是具体的社会政治问题,庄子研究的是宇宙运动规律,但两者的目的都是为了社会和谐、民生幸福。这种融合儒道的理论倾向,体现了正始玄学的基本特征。[3][4][5][6] 《达庄论》是第一篇以专论的形式正面阐述《庄子》理论主旨的文章,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