矫公羡

矫公羡
矫公羡(Kiều Công Tiễn,870年-938年,又作“皎公羡”),越南人,原为交趾统治者杨廷艺的牙将。937年,矫公羡发动兵变,杀死杨廷艺并取而代之,成为新的交趾统治者。[1][2]随后,矫公羡向南汉政权臣服,成为其属下将领。[3]然而,南汉皇帝刘岩并未派兵援助矫公羡,导致他最终被吴权击败并杀死。[4][5]吴权随后在白沟河战役中击败南汉军队,[6][7]越南的持续独立奠定了基础。[8][9][10]

人物生平

矫公羡是交趾峰州人,曾是交趾统治者杨廷艺手下的一员牙将。937年农历三月,矫公羡因“恶廷艺所为,起所部攻杀廷艺,而代为节度”,靠兵变杀主,夺得权力。但到了次年(938年),矫公羡随即被杨廷艺牙将吴权举兵进攻,矫公羡感到难以应付,就遣使带备财物,向南汉求救。据《大越史记全书》,此举正中南汉国君刘龑的下怀,“欲因其乱而取之”,于是任命皇子刘洪操为“静海军节度使,徙封交王”,率兵救公羡。据《安南志略》,吴权先杀矫公羡,然后在白藤江(Sông Bạch Đằng)击破南汉军队。至此,吴权在越南北部地区称王。[11]

人物评价

越共学者批评矫公羡是“卖国贼”,“他的卖国行径更加激起了人民的愤恨。”[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