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栖霞山长江大桥(Nanjing Qixiashan Yangtze River Bridge)是长江南京段第四座跨江桥梁,简称栖霞山大桥,原称南京长江第四大桥。位于江苏省南京市六合区,是中国首座三跨吊悬索桥,也是国务院批准的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中“五桥一隧”过江通道之一,沪蓉国道主干线南京绕越高速公路的重要组成路段,被誉为“中国的金门大桥”。[1][2]
南京栖霞山长江大桥桥位距长江入海口320千米。全长29千米,设计速度100千米/小时,两岸接线设计速度120千米/小时。其中跨江大桥长约5.448千米,主跨采用1418米三跨吊悬索桥方案。其主跨跨径在同类桥型中居世界第 三。2008年12月28日主桥正式开工建设,2012年12月24日通车,定名为南京长江第四大桥。2019年12月20日更名为南京栖霞山长江大桥。[2] 南京栖霞山长江大桥南北均对接高速公路,定位于过境通道,分流南京长江大桥、南京八卦洲长江大桥的过境车辆。南京栖霞山长江大桥使得南京166千米的大外环过境高速公路完全闭合,南京围合区域面积也从原先绕城公路以内的243平方千米,扩大为1459平方千米,进一步推进了城市化进程。兼顾部分六合东部地区往来南京主城的通勤客流,以及部分扬州与南京之间的城际客流,是联系南京长江南北两岸交通主发展轴上城镇的重要纽带,形成南京市沿江成束、跨江成环、南北放射、内外沟通的公路交通总体构架。[2] 建设历程
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复《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其中,过江通道采用“五桥一隧”布局,桥梁为其中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