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租界

上海市辖区
1845年11月29日,清政府苏松太兵备道宫慕久英国领事巴富尔共同公布《上海土地章程》(也有称《上海租地章程》),设立上海英租界。
上海英租界(1845年11月29日~1943年8月),从1845年11月设立开始,至1943年8月结束,历时近百年。在近代中国史上,上海的外国租界开辟最早,存在时间最长,面积最大。对中国近现代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1][2]

历史沿革

1845年11月29日,清政府苏松太兵备道宫慕久与英国领事巴富尔(GeorgeBalfour)共同公布《上海土地章程》(也有称《上海租地章程》)(TheShanghaiLandRegulations),设立上海英租界。此后,美租界、法租界相继辟设。1854年7月,英法美3国成立联合租界。1862年,法租界从联合租界中独立;1863年,英美租界正式合并为公共租界。在租界中,外国人投资公用事业,兴学办报。租界当局负责市政建设,颁布一系列租界管理的行政法规。租界也成了中国人了解和学习西方文化的制度的一个窗口。(上图是上海公共租界旗。在圆圈中央是各个国家的国旗:左上方为英国美国法国德国,右上方为俄国丹麦意大利葡萄牙,下方为瑞典奥地利西班牙荷兰的国旗。)
上海租界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