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1式自动步枪

中国研制的自动步枪
81-1式自动步枪,是中国1979年开始研制,1981年设计定型,1983年正式投入大量生产的一款自动步枪。[2]其中采用木质固定枪托的称81式自动步枪,采用折叠金属枪托的称81-1式自动步枪(又称八一杠)。[1]
81-1式自动步枪发射7.62毫米子弹和40毫米枪榴弹,对单个目标在400米内射击效果最好,集中火力可射击500米距离内的敌人飞机、伞兵以及集团目标,弹头在1500米处仍有杀伤力,在200米内使用枪榴弹可杀伤敌有生力量和击毁敌装甲目标。可实施短点射(20发)、长点射(6-10发)和单发射。射速为:点射每分钟90-110发,单发射每分钟40发。在100米距离上能击穿6毫米厚的钢板、15厘米厚的砖墙、30厘米厚的土层和40厘米厚的木板[3]
81-1式自动步枪适合机械化步兵装备。[5]在1984年,1999年和2009年国庆阅兵中均登场亮相。[5]随着95枪族的换装,81枪族已经全面退出了陆军一线机械化步兵单位,但可靠的81-1式自动步枪仍然在边防部队和武警部队,以及海军、空军等部分单位和预备役部队使用。[5]

研制背景

20世纪80年代,中国的小型武器在很大程度上逊色于美国俄罗斯。当时,解放军主要装备是56式自动步枪(仿制AK-47步枪)和56式半自动步枪(仿制苏联SKS半自动步枪)。在20世纪60年代,中国曾试图将这些步枪的特点结合起来,并基于这个想法研制了63式自动步枪,一种看上去像SKS半自动步枪的可精确射击步枪,但这种武器使用的枪机回转式闭锁设计却来自于AK-47突击步枪。63式自动步枪太重,枪身过长,这种步枪在其定型投产时就已经是一种过时的设计,特别是和美国M16及苏联的AKM相比。解放军意识到这一点,并开始研制新的5.8毫米口径的步枪,也就是后来的95式自动步枪。不过在当时他们需要一种“过渡型”步枪来快速取代56式步枪。基于这个需求,81-1式自动步枪诞生了。[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