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有棠

代表作《金史纪事本末》
李有棠(1837-1905)字芾生,清代的历史学家,今江西省萍乡市上栗县赤山镇周江村人,生于清道光十七年(1837),卒于光绪三十一年(1905),享年六十九岁。在二十二岁时,以第三名考取入袁州府学为附生(即俗所谓“秀才”);在二十五岁时,以超等第一名,补授[lǐn]膳生(即在岁试及科试中都考列一等以上,因而有资格领取国家津贴的秀才);在二十八岁时,考取辛酉科第一名优贡。次年,通过朝考,选拔江西省峡江县训。在任三年,即因祖母、母亲年高无人侍奉,弃官归家养亲。这就是李有棠“学而优则仕”的全部的、很不显赫的经历。

人物经历

李有棠幼年时读书,就已显露出天资的聪慧,不但能强记,而且十分注意锻炼理解能力。在十多岁时,他便领悟到“有用之学,无不自经史酝酿而出”。所以他特别留心经史,不到二十岁,就已读完《十三经》。由于在他的上代中,没有一个读书人,家里也没有一本可读的书,这些书都是借来的。他一面读,一面摘录,一面心里盘算着自己要买一批书。那时正值太平天国定都天京之后,满清政府尽力想要扑灭之,东南各省遍地战火,苏、杭等处各大书肆无不毁于兵[xiǎn]。他决心不惜重金(据讲,共花了两万两白银),北从京、律,南从粤、桂,设法控购了大量的书籍,为日后讲求学问、从事著作打下厚实的基础。同时又在宅旁隙地另筑精舍一所,专作藏书、读书之用。从此,他日与诸弟研习其中,互相切磋、问难,互为师友,在怡情悦性中彼此提高都很快、很大。
李有棠是无书不读的。经、史、子、集四郎,各有心得。而他用力最专的则是史部。他的《历代帝王正闰统总[zuǎn]》,实际上恐怕就是一部简明的中国通史。上述两部著作都没有刊印,所以也都不曾流行于世,只有少数人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