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院教育-抖音百科
书院教育是中国古代的一种重要教育形式,始于先秦时期,宋代时期得到了显著的发展。其中,朱熹的岳麓书院和石介的泰山书院尤为著名。[1] 历史沿革
书院教育在中国传统高等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其起源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的私人学校,如孔子的私塾。到了汉唐时期,出现了类似于书院的精舍。直到北宋时期,书院教育作为一种独立的教育体系得以正式确立。书院教育的特点在于其由民间学者创立,不受政府认可和支持,与官办高等学府形成了鲜明对比。历史上,最具活力的教育往往是书院式的私立学校,这些学校在达到顶峰时往往会获得政府的认可和资助,从而转变为官学。然而,一旦成为官学,就可能失去原有的活力,最终走向衰落,被其他新兴的私立学校取代。这一过程被称为“三部曲”,即私学的兴起、转化为官学,再到衰落的三个阶段。在现代社会中,传统的书院教育仍然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2] 教育特点
强调道德教育,反对追求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