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可久(1482-1561)是明朝时期的一位官员、文学家和诗人,字舆新,号前山、别号洞阳,出生于南直隶无锡(今属江苏)。他于正德九年考中进士,后担任广东按察司副使。顾可久为人耿直敢谏,曾两次受到廷杖的惩罚,是明代有名的刚直之臣。他的作品被收录于四库总目。隆庆四年,他的学生海瑞任应天巡抚时,为追怀老师,奏檄建祠。[1] 人物简介
顾可久,顾信之孙,顾可学之弟。
正德九年(1514年)中进士,授行人司行人。
正德十四年(1519)二月,因上书劝阻武宗“南巡”而遭廷杖,并被贬至国子监当学正。世宗即位后,起用前朝贬斥的谏臣,顾可久拜户部员外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