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鹿角虫-快懂百科
鹿角虫雄虫体长34-79毫米,雌虫体长34-48毫米。体长变化大,雄性有大、中、小颚3种型;雄虫体色除鞘翅外缘红褐色外均为深黑色。上颚、头、前胸背板上有细小颗粒,头四边形,眼侧突窄,眼后有钝刺,前胸背板有2尖刺,前腹突尖刺状,多变化;鞘翅光亮黑色,带美丽的红褐色边缘,此边上端窄,其宽度极少占鞘翅的一半;前足跗节外侧有3-5个细齿。雌虫除鞘翅外缘红褐色外均深黑色,头宽为长的近2倍,上面凸,具强刻点;眼侧突很宽;上颚短,前胸背板有2侧刺,有细小刻点;鞘翅黑色光亮,具细刻点,有红 褐色窄边缘;前足跗节外侧有4-5个刺。[1] 鹿角虫是一种植食性昆虫,成虫主要以植物渗出的汁液、熟透的水果、植物叶子、花蜜等为食。[7][8]幼虫则栖息于腐木中,啃食木屑。幼虫在蛀食朽木的过程中慢慢成长,蛀食朽木能够加速朽木分解的速度,使森林中的土壤变得肥沃。[9]鹿角虫一年产1代。[10]其养殖方式有堆肥养殖法、砌池养殖法、木箱养殖法。[3] 名称由来
锹甲是一种外形奇特的甲虫,鞘翅合拢时形状酷似铁锹,因此,被称为锹甲。雄性锹甲的上颚十分发达,并且特化成角状,而且内缘长有齿突,与鹿角十分相似,所以人们又把锹甲 称为鹿角虫。雌性锹甲没有明显的角状物,但头部有小的突起。[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