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他乡的故事

香港亚视出品纪录片
由杨永祥导演、大卫·威尔金森制片、香港亚视出品的高水准人文主义纪录片《寻找他乡的故事》于1997年在香港首播。影片记录了海外华人的生活和奋斗经历,受到了广泛的好评和赞誉。[1][2]
该片于1997年在香港首播,并多次获得最高欣赏指数电视节目冠军,以及壹周刊办的“壹电视十大电视节目大奖”。[1]

剧情简介

《第一辑》
地区
剧情内容
郭伟江在香港开了一家店铺,尽管面临富贵险中求的局面,他依然勇往直前。
曾瑞标是福建的一位企业家,他只身勇闯地雷阵鞋厂,成为了一头拓荒牛。
北京的范丽萍和徐金品在感情失利后,共同开设了一家餐厅,开始了新的生活。
高虹萍是山东的一位退役军人,她带着自己的哥哥前往他乡开设武馆,开启了新的创业历程。
王家麟是天津的一位乒乓教练,他在天命之年独自前往海外教授乒乓球。
钟家玉是武汉的一位商人,他因为财迷心窍而再次出国,试图赚取更多的财富。
顺德黎伯漂洋过海,心安他乡六十载。
马二代岑生尽管半世流离,但仍然怀揣着中国心。
陈兆昌通过冲印相片连锁,成为了华人首富。
华裔韦禅娟成功改良了香港月饼,使其在非洲畅销。
香港的钟振强家大业大,被誉为马国的跛豪。
以色列
香港的谢婉琴为了获得国籍,嫁给了外教。
餐饮业巨头江师傅拥有百万身家,却过着风流的生活。
米商之女姚惜贤在绝地耕种,开创新的绿洲。
建筑民工在菜市场捡烂菜、弃肉,过着艰苦的生活。
邓生和邓太拖家带口,来到了塞舌尔生活。
梅县的李万海自幼跟随父亲经商,最终腰缠万贯。
塞二代塞丽尔虽然不懂中文,但仍然心系中国。
顺德的邓球经过四十年的艰苦奋斗,终于成就了大业。
广州的阿丽旅居塞舌尔,只为丰富自己的人生。
卢旺达
浙江的针灸医生杨栋在绝望之城谋求发展。
安徽的厨师曹亚森创造了一个月入千刀的打工传奇。
张丽增一家三口在分离六年后终于团聚。
黎巴嫩
香港的经敏敏结婚十五年,一直未受战火的侵扰。
台湾的罗宝珍虽然嫁到了外国,但仍然自认为是中国人。
阔太太王相如嫁给了一位富有的丈夫,富可敌国。
香港的陈霜莹远嫁到黎巴嫩,重新开始了自己的人生。
上海的罗炜跟随丈夫在异国他乡弘扬针灸技艺。
南京的刘燕在异乡与丈夫一见钟情,并闪电结婚。
马耳他
温州的朱德商岛国开创了卖点心的先河。
香港的秦正贤独自担任马国体操队的教练。
邓日兴经过三十年的努力,终于赢得了一位外国妻子。
广州的冯德泉通过气功治疗病痛,为国争光。
日本
天津的张彬坚决买卖婚姻,最终获得了幸福。
黄莹带着儿子远嫁到山形县,只为了离开中国。
王尾孤注一掷,全盘日化,并且事业有成。
在百慕大三角,开平方的祈衍见证了百年家业由盛转衰。
方剑华兄弟炒菜每月收入七千美金。
龚亦斌遭到老板克扣工资,投诉无门。
香港的陆志强赢得抚养权,获得三十八万刀。
珠宝富商黄志刚忘返他乡,欲加入百籍。
突尼西亚
在突尼西亚,上海的刘敏冲动外嫁到穷乡,生存了二十载。
台湾的庄传壁是突尼西亚唯一的中国导游。
李丽君大学毕业后相夫教子十几年。
张宛方和岳维善在突斯尼亚大学教授汉语。
美籍的束熙梅随丈夫赴突尼西亚教授英文。
布拉格,天津的翟华远走布拉格追寻武术梦想。
北京的唐云凌一意孤行远嫁外国丈夫。
山东的李永华北大毕业后赴捷克种果蔬。
上海的徐国富携妻子在捷克卖画为生。
天津的康伟拖家带口,只为实现油画梦。
巴西
巴籍粤裔的李海安克服重重困难,成功创办了《巴西侨报》。
台山人王森在圣保罗当了四十年的角仔教父。
周伯、郭伯、吕伯的黄金梦破碎后,他们难以回到故乡。
毛绍荣放弃了中餐馆,冒险开了一家赌场。
北京少年杨超自费巨资赴巴西学习足球。
香港的李少玉千里寻兄,最终在异地他乡事业有成。
青田的叶燕媚在异国遭遇危险,不幸导致半身不遂。
台山的陈建权意外获得大赦,欣喜地获得了巴西国籍。
在亚马逊,香港的郑敏经历了三十年的漂泊,渐渐忘记了故乡香港。
山东的孙华杰尝试在原始森林中掘金,但最终无功而返。
香港的李树良无知无畏,在异国他乡成家立业。